不过,我们一般士兵对作战的战略毕竟无从了解。
直到攻占徐州后看到《从战略战术上看徐州会战》一文,才真正对此次撤退实际上是战略性转移恍然大悟。大队长们由于不了解上级的总体作战意图,以至于违抗命令。
尽管如此,我们还是有个疑问,如果从付出巨大的牺牲才占领的地方撤出,兵力上处于绝对优势的敌军势必会再次占据该地,反过来说,如果将占领地拱手相让给敌人,那么一开始没有必要付出如此惨痛巨大的牺牲去攻占它。
总之,联队长与各大队长之间的争执,从上午八点钟一直持续至下午五点钟左右。五点之后,才终获解决。
一月十二日
弟弟带来了牡丹饼,一共有三个,放在大碗之中,弟弟是入伍第一年兵,在中队做炊事员。对于一个新兵蛋子来说,拿出一个牡丹饼都不是件容易的事,更甭说他竟一下子带来了三个。
他把自己的三个牡丹饼都拿来了。
他自己不舍得吃,都给我这个当哥哥的带来了。
有消息说日军攻占了符拉迪沃斯托克(即海参崴。),虽然乍一听还有点不相信它的真实性,但随即还是感到惊喜,内心受到震动,很不平静。
又如同听到了终审判决,结果是吾等命当捐躯。死乃忠义,武士道之谓也。能活到今天,真是不可思议。
满脑子全是日苏之战的事。
这个消息确实吗?
一月十五日
两三天前,气候开始转暖。白天春意融融,早晚仍寒意未减,凄冷的寒霜无情地挂在路边的树木及荒糙之上。这个地方的苍蝇在两三天前还冷时,不知藏在何处,见不到踪影,而昨天和今天却飞来飞去的让我们厌烦。不管在冬季零下多少度的严寒中,这些家伙竟也没被冻死。到了来年夏天,又成了它们的世界。然而,观其数量之少,这种多得让人腻歪的苍蝇中的大多数,看来没能熬过寒冬就呜呼了。惟有身强力壮之辈存活下来,讴歌夏天的到来,这些讨厌鬼。
士兵在参军之前,彼此都不相识,既没听说过,也没见过面,一旦应征入伍,便被分配到军中最小的建制单位‐‐分队旧日军陆军的最基层单位,即班。旧日军海军中也有分队,相当于陆军中连的建制……过了一段时间,各分队会在无形中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,并融入&ldo;自己人&rdo;这样一种集体意识之中。同样,分队上的小队亦会形成小队的独特风格,士兵又会有自己小队的意识。中队也是一样。另外,分队有分队战友,小队有小队战友,中队有中队战友,大队有大队战友,各单位依据不同的特点,风气而有所区别,也有矛盾的对立,虽各有不同甚至对立,但目标却是完全一致的。无论矛盾如何激化,作为军人的目的及使命却不会发生丝毫的差异和动摇。
分队、小队好比是一片森林。树的木质有硬有软,形状有粗有细。树叶因树种不同而形态各异,繁疏亦不相同。所有这些因素构成了这片林子的外貌(综合构成这片森林的特性)。其他森林也是形态有别,但万变不离其宗,构成其为森林的,毫无例外都是树木。同样都是树,却还有榉树的密集成片,橡树的高矮雷同,柳树的大小不一等因素形成的森林风格的不同。林木在风中摇曳,树叶沙沙作响,各自对而立之。
分队、小队等各级单位的特性及对立,不也是如此吗?
这是一个受到同样军队教育的集体。不论是职业还是素质(人格)均大同小异的人组成了这个集体。可奇怪的是,一分队与二分队、一小队与二小队的风气却迥然有异。虽说如此,但是一旦把一分队的士兵编入二分队,经过一段时间以后,则被二分队的风气所同化,完全变成了二分队的一员。在无意识中,养成二分队的意识,与其他分队相对立。
假设来自各个联队、中队的伤病员,集中在两间病房进行治疗和休养,不知不觉中就营造了各个病房的气氛和特性,从而形成了与另一个病房的对立。如果a病房的某人被b病房的某人打了,ab两厢马上会各自抱成一团,空气立刻紧张起来。
倘若b病房的人中途转入a病房,那么过不了多久,就会站在a病房一边,与原来住过的b病房相对垒。
真是令人不可思议。如果矛盾和问题涉及各自的联队或者中队,a病房的病友们又会同室操戈,以所属联队、中队画线,形成新的阵营。
这种集体意识、小圈子观念的生成,是依各种对立的具体情况而产生范围变化的。从我们小队、我们中队,到我们整个大队……
从各联队、各中队汇集到疗养所,分在不同病房。虽然不论a病房或b病房,大家都是患者,但却没有大集体的意识,而是各自囿于狭小、闭塞的小圈子里。
---------------
第二卷乙第115号证(7)
---------------
在自己分队(班)里,我们同样没有是一小队(排)或一中队(连)的士兵这种大集体的意识(具有大的整体意识是另外一回事,另外一种情况)。
这种小团体主义实际上非常的可悲和可笑,简直就不是成年人的行为,纯粹是滑稽无聊地热衷于搞对立抗争。
当兵的,还能称之为人吗?为什么这么心胸狭窄,总想把自己封闭在狭隘的小圈子里。为什么不能大度些,为什么就没有全局观念呢?!
据说在离我们六七里远的前方,有相当数量的配备有大炮的敌军。几天前三大队就派出过身着支那服装的便衣去侦察。昨晚,一大队为了切断敌人退路,已由皂市秘密出发。今天,我们大队出发。
昨晚弟弟来过,说是明天出发,让我把年糕带上做干粮。我自己则将分的另一份让弟弟带走。最后说了句多保重就与他分手了。
在前几天的报纸上,经常刊有关于汪精卫&ldo;和平运动&rdo;声明的报道。汪是国民政府的头面人物。对于由他发起的&ldo;和平运动&rdo;,各地都出现了赞同其声明并准备实施的支那人。
支那国民已陷于无可忍耐的苦难之中,他们痛苦已极,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。在遭遇战祸的地方,烧、杀、破坏、抢、掠等等非人道的罪恶行径,已经使残暴达到了极点。人们流离失所,无家可归,财产丧失殆尽,处于饥寒交迫之中。
在尚无战火的支那后方,老百姓被强制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,以支持抗战。支那人都已疲惫不堪,而抗战的前景又十分渺茫。处于如此境地,&ldo;和平声明&rdo;无疑就像疾风骤起般迅速传播,受到称颂,甚至可以说如同听到了上帝的福音。
至于战争,无论付出多么巨大的牺牲,葬送哪怕是几百万名士兵的生命,耗费几百亿的战费,最终也必须获胜。战胜国为了夺得战争的胜利,须作出许多牺牲。粮食短缺,不得不以小米等杂粮充饥。而呈败势的国家则更为悲惨。可能连糠菜都吃不上,只能以野菜树皮果腹。一方面在战场上取胜了,但同时却将战败国的老百姓置于连杂粮都吃不上的境地。战胜国的人们在饱尝吃糠咽菜的辛酸时,应该想到走向失败的国家的百姓连吃的东西都没有的困境。战胜国的人们在作出吃糠咽菜的牺牲时,败局已定的国家的百姓可能想抗战都不可能了。因为那时他们可能已经饿死或饿得奄奄一息了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www.baquge.cc www.cwzww.com www.9kutxt.com www.shuhuangxs.com www.du8.org相邻推荐:纳兰容若诗词 悬旗 她来自未来[重生] 快穿攻略:男神,求上位! 火蓝刀锋 麻雀不想变凤凰 我们台湾这些年 卧底记者 许你一世繁华 在城市里 人人都能梦的解析 快穿系统:男神,悠着点! 盛世独宠:黑帝的狂妻 假纯情 萧萧西风 (快穿)爱上白莲花 命里缺红线 (综同人)最后的阿修罗王[综] 寻找巴菲特 勃朗特三姐妹传